还是TMD自由

Apr 25, 2024 · 2229 words · 5 min ·   #Essay #Freedom #Ramble

AI摘要

正在生成中……



书中自有黄金屋#

Rss推送了太隐的自由的灵魂 - 太隐更新文章,又是写王小波的。从年初开始王小波的名字突然又再网上活跃起来,不知道是不是和莫言的这个事有关。放在以前,我应该称呼太隐为笔友,改天申请个友链。

再次推荐太隐的博客。只知道是太隐是95年的,阅读量令人佩服。

所以其实每个人都有富有的可能性,只是你还没有到达“富有态”🤣,可能性的大小不一样罢了。我们应该做的也是其实能做到的,就是增加这种可能性的大小。

富有的概率 —Vandee

世人皆知钱自然是多多益善,却总是不愿意对书中自有黄金屋这个皆知付出行动(我也是一样)。知识就是财富,富有-fortune(不是有钱)永远不是挣来的。钱只是诸多价值的一种很必要的价值,不是所有money都可以转化为价值,而价值一定可以转化为money,只是快慢多少的问题。

但是,普通人最普遍直接的经济来源来自于上班work,被压榨是一定的。

在1844手稿中,马克思就提出人的本质就是自由而自觉的活动,我们的生产、劳动在当今资本化的社会运作中,剩余价值被剥削,这些自由而自觉的活动产生不了它原本应该对应的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它们被抽象成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进而劳动和劳动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发生变化。我们的个人价值在现在的社会交换中,大部分只能存在与商品之中了。在价值和价格、货币、资本的转化过程中,现在的经济运行法则必然会导致财富向少数人流动。

马克思还说到,就算没有货币这种体现价值交换的形式出现,也必然会导致相似的社会运行规律。我们的自由而自觉的活动就算没有被抽象化成商品,也得对象化到其他形式之中,人类是社会性动物,交换是绝对而且必须的。

我相信那些固有价值一直都是还是存在的。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劳动、劳动品价值或者商品的使用价值。它们不应该在现在习以为常的资本和货币华丽耀眼的盛装舞蹈中被渐渐淡忘。知识和认知更是这样。并不是所有价值都能在货币里的得到应有的体现,也并不是所有价值都能够或应该参与货币的这场变装游戏,并不是所有的价值最后都会被披上货币的外衣。固有的价值,在其他对象化的形式之中,也一样会展现出它自身的价值。

Learn All The Time—vandee

价值是创造的,钱是挣的earn,而富有-fortune≈价值,有钱⊆富有,因此,价值≥钱,得证富有是价值创造的。

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下,钱就是数字,价值才是本质。价值没有了,商品自然失去了和货币挂钩的价格。钱是直接印的,信用是背书的,而价值是秩序的人类历史的综合。创造得了价值,自然能转化为货币。

自由#

扯了这么多,其实还是想聊自由。

资本主义从产生到现在,伴随着的一定是其他阶级的反抗,为了自由的反抗。8小时工作制和劳动节就是为了自由抗争的血泪史。

人是需求型的生物,且趋利避害,需求产生目的驱使行动。正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没有好处的事,人是不会去做的。原始社会,饿了就要吃,吃就要打猎和采摘,就需要劳动。在生活必须的需求达到之后,人就会懒,就会无聊。无聊又会催生出无聊的需求,也就是精神需求,艺术品随之而来。图腾,编织,衣服,手工,要喝,音乐,文字图案,绘画书法,土堆建筑。而能满足精神需求的商品价值一定大于物质需求的商品价值,到了消费主义兴起的时候,这两者神奇的挂钩了。满足基本物质需求的商品,被附加上了能够体现精神需求的价值,比如奢侈品。

自由是人人天生向往的,说通俗点,就是想干嘛就能干嘛。而横着的第一道坎就是钱。这只是因为,钱是现代社会的货币和价值规则。钱也确实可以基本上交换到你想要的一切其他价值(是价值不是商品,钱可以买到服务和地位、权利)和需求。因此,钱往往和自由可以画上等号。但是这个自由只是自由的一个分支,暂且称作物质自由,是向外的。

相对应的,自我的自由,是向内的,也可以说是精神自由。极端的例子,作奸犯科之人,最后的财富是换不来自我的自由的,另一个例子:出家之人,自我自由的极致。

问题机器里,我想到:对于问题,一端是认识世界,另一端是认识自己,大多数我们以为应该解决的问题,都处于中间。而中间的问题,往往是别人替我们定义的问题,甚至有可能从来就不是真正的问题。

自由的问题也是如此。我们所说的自由,自然介于向外的物质自由与向内的自我自由之间。对于这之间的问题有不同答案的人,自然也就会追求不一样的自由。只是对于我来说,自我的自由,才是真正向往的。

我认为王小波正是到达了自我的自由的人,而我想再找到一个和他不一样的道路。

最后,自由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没有绝对的自由,如果人人都可以趋近于为所欲为的极限,只会导致人人都失去自由。法律、道德是自由基本的限制,凌驾于自由之上的是秩序。无论是人类社会的秩序法则,还是宇宙万物的物质秩序。就像看似处于平衡态的水杯里的水,实则包含着无规则的分子运动。

秩序来源于无序,悲观主义一点的说,人类没有真正的自由,只有夹在无序和有序之间的向往和希望,毕竟自由意志都不一定有。

说到这个想到一个题外话,好像人类的逻辑思维已经习惯了二元对立,辩证也是,例如阴阳、男女、左右、对错,舍得,夹在中间的我们称作平衡,我正在尝试拜托这个思维习惯试试,会不会和微观世界一样,其实这些所谓的人类思维的秩序也从来就不是这样,同样是无序的,例如我饿了不是因为我饿了,只是无数个生物化学信号事件的一个集合体,只有相对于特定时空的联系,事件A于事件B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自然也就不存在二元的对立了。

博客迁移到了hugo,真的快。也算是更自由了一点🤣。



See als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