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记二
Nov 13, 2022 · 4114 words · 9 min · #History #Philosophy #Ramble
AI摘要正在生成中……
一#
最近还是在看历史,从这些视频所说的近代科学发展的一些东西聊起吧。
- 既然上太空的人就不是人了 那现在就试着不当人吧【思维实验室】_哔哩哔哩_bilibili
- 电子监听、全国断网,棱镜门背后,中国如何从末路狂奔到世界之巅_哔哩哔哩_bilibili
- 【宇宙杂谈】月球哪来的?神秘的月球背面 No.084]_哔哩哔哩_bilibili
- 科学未解之谜第1集-纪录片-高清独家在线观看-bilibili-哔哩哔哩
简单梳理一下,
人类的自然科学萌芽于2500年前的古希腊(当时叫“自然哲学”),成熟于400年前的意大利(伽利略时期),起飞于300年前的英国,在300年前的英国诞生了牛顿力学,完成了第一次科学革命,这次科学革命又导致了第一次技术革命和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革命)。自18世纪以来,大约每隔一百年,都会发生一次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和工(产)业革命。
“自然哲学”起源于2500年前的古希腊,大约相当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那时有一批学者,如,泰勒斯、毕达哥拉斯、赫拉克利特、德谟克利特、阿基米德、欧几里德、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他们出于好奇心和兴趣研究自然现象,随后发展成了“自然哲学”,这就是人类自然科学的前身。
不过,当时的古希腊哲学家们仅用观察和思辨这两个方法研究自然现象,因而,其研究成果只能称之为自然哲学,不能称为自然科学。
到了17世纪,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1564–1642)又增加了两个方法——实验法和数学法,使原先的自然哲学进化为真正的自然科学,伽利略认为,自然科学研究要同时运用四个方法:观察法、思辨法、实验法、数学法,这四个方法是自然科学的标配,不然就不是真正的自然科学,当然,如果再能加上归纳法和演绎法,那就是更完美的自然科学。
牛顿(1642–1727)就是同时运用了这六个方法,才一个人创造了自然科学发展史的奇迹,打造了牛顿力学体系,完成了人类史上的第一次科学革命。如果说,伽利略为科学的发展开辟了一条高速公路,那么,牛顿在这条路上快速奔跑,并以一人之力,完成了第一次科学革命。第一次科学革命的完成,从客观上有力地证明了伽利略所确立的“以实验和数学为标志的科学研究范式”是正确的,从此,人类的自然科学有了统一的研究范式,伽利略也因此被称为近代科学之父。
四次科学革命
牛顿力学(18世纪)—电磁力学(19世纪)—-量子力学(20世纪)—–智能科学(21世纪)
四次技术革命
蒸汽技术(18世纪)—-电气技术(19世纪)—-信息技术(20世纪)—智能技术(21世纪)
四次工(产)业革命
蒸汽化工业(18世纪)—-电气化工业(19世纪)—信息化工业(20世纪)—智能化工业(21世纪)
这四次革命先后把人类带入四个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信息时代、智能时代。四个时代又对应四种社会形态——蒸汽化社会、电气化社会、信息化社会、智能化社会。
二#
人类一直在探索、发现这个世界,试图用自己的视角和方式诠释自然、了解自然、发现自然、改造自然,并在这个进程之中,通过自然选择,不断刷新自己的认知和意识形态。
探索发现,即是人类作为一种生物体,为了生存,本能的一种行为,也是人类一直能够进步向前的源动力之一。
在电影《无人区》中,最开头,徐峥有句台词:“人与动物的区别就在于,人会用火。”
库布里克的《2001太空漫游》里,开篇也有一群黑猩猩发现黑盒的场景。
无论是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教会人们用火的"燧人氏",还是古希腊神话中掌管自然界的各种元素诸神,这些流传至今的神话故事里,也都在叙述着类似的事情。
于是,我不禁问了问自己:我为什么要相信这些记录?
想了想,然后又问了问自己:在其他文明面前,我该如何介绍自己呢?
人类是什么呢?
记录行为即是人类生存、生产活动中,必不可少的活动之一,也是人类在自然界,一个传承的证明,一个对于外界存在的证明。对于浩瀚的宇宙而言,这是人类的自我介绍。
从自然的角度来看,人类的历史,就是像大自然学习的历史,就是在为了生存与大自然斗争的历史。
既然上太空的人就不是人了 那现在就试着不当人吧【思维实验室】_哔哩哔哩_bilibili 这个视频里面说道,《奇点临近》一书的作者库兹韦尔提出一种观点,他认为现阶段的人类本质上就是一种“智能”的孵化器,而所谓的智能,其实是宇宙为了自我改造而诞生出的一种信息结构,具有智能的物质称为“智能物质”,不具备智能的物质称为“哑物质”,宇宙的最终目的是把绝大多数的“哑物质”转化成“智能物质”。
可以说十分优雅了。
**自然选择学说的出现,在生物学给予了关于进化的极大的合理解释,而量子力学的出现,将“决定论”和“自由意志”这个话题又一次的摆在了我们面前。**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也给了量子力学20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3位科学家因开创性的量子力学验证获奖 (thepaper.cn)
因此,在现代哲学中,关于自由意志的立场,一般存在四种:
- 认同决定论,也认为「自由意志不存在」。这种叫做强决定论。
- 认同决定论,但认为「我们可以有一定程度的自由意志」。这种叫做相容论。
- 不认同决定论,同时认为我们有自由意志。这种叫做自由论。
- 不认同决定论,但认为我们没有自由意志。这种叫做强不相容论。
绝大多数哲学家都持第一或第二种立场,持后面两种立场的很少,因此我们略过不提。
第一种非常显然,也无需赘述了。
我们比较关心的是第二种,亦即相容论:既然认同决定论,又为什么会存在自由意志呢?我们的意识和行为,不都是被决定了的吗?
这种立场可以追溯到18世纪。持这种立场的有谁呢?包括霍布斯、休谟、叔本华等大哲学家。他们的主要观点被称为**「经典相容论」**,亦即:
你可以做你想做的事情,你只是无法决定你「想做的事情」而已。
如同叔本华所说:You do what you will, but you don’t will what you will.
也就是说:经典相容论者并不在意你脑海里面的东西,他们关注的是:你能不能去做你想做的事情,而不会受到外界的阻碍?如果可以,那你就是有一定程度自由意志的。
当然,我们马后炮地看,这种观点并没有解决任何问题:它只是逃避和改写了问题。
我们该如何自己给自己证明,我们目前所相信和认可的科学是站得住脚的呢?
纵观科学的发展史,此时此刻,即是彼时彼刻。我们是否正在经历,伽利略和牛顿的这个转折点,不得而知。
但可以肯定的是,现代科学理论之中,还有太多需要探索的领域,
有太多会被推翻的认知,
而这,恰恰是人类文明能发展至今的原因——突变与质疑。
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思维从疑问和惊奇开始。
也正如伽利略,质疑亚里士多德的地心观点,进一步证实了日心说。
也正如爱因斯坦质疑经典力学,提出了相对论。
相对于那个思想爆炸的年代,反而到了近代,科学的发展似乎停滞了一些。
宇宙学也因为技术的限制,我们还无法在宇宙层面有着相似的质疑和突破。
是否如同既然上太空的人就不是人了 那现在就试着不当人吧【思维实验室】_哔哩哔哩_bilibili 这个视频里所说,我们到了要突破人类生物极限的时候了。
三#
人类发展到现在,已经不得不面对生存环境的问题了,这个问题不解决,人类文明的消亡只是时间问题。各国的战略重心也在向能源和航空偏移。
从自然选择的观点来看,那个临界点,即是人类再次进化的节点。
至于我现在的想法:
如果把现在人类对于科学的定义,再定义一次,称为“秩序”——即下一个人类文明,我们将得到的新认知。
现在如果有人穿越回来告诉了你这些,比如我们现在穿越回去告诉爱因斯坦现在的科学文明,他会做出什么选择,
我们应该做出什么选择。
问题就转化为了,
在已知现有人类认知的缺陷这个前提下,
我们该如何做出选择。
因为,这是每个阶段,我们都必将经历的过程。
四 我目前的答案#
今天先往小了说吧。
面对这个问题,最基本的,
人必须找到自己的位置。
人人是生而平等的,而外界是生而不平等的,
我们有的是平等的选择的自主意愿,而不是平等的“选择的权利”。(解释一下,对于来不来到这个世界这个问题,我们就是无法选择的,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生命的诞生的方式,但可以选择如何对待。)
权利是个人相对集体而言的相对概念,不是一个纯个人概念。
从这个层面上来说,个人是不存在选择的权利的,
打个比方,我现在可以选择早上吃什么,是因为有着集体的秩序,
在战乱的地方,或者没有民生秩序的地方,
连吃什么的权利,都是没有的,
因为没有集体来确定这个权利,
没有秩序来让个人享用这个权利,
你没有去主张这个权利的对象和基础。
疫情已经将这个问题阐释的很明白了。
我们如今能够正常生活,也是因为现在是和平的。
这些“平等的选择的权利”是世界秩序给予的。
或者换句话说,这个平等的选择的权利,是法律规定的,
是集体意志给予的。
我们有的,其实是选择选择的权利。
个人的平等的选择的意愿,集合起来形成了集体的选择的权利。
话说回来,这和之前所说,面对已知的人类缺陷这个前提的问题是一回事。
宇宙的“秩序”,就是上述凌驾于人类现有认知之上的,我们一直幻想当中的“神”,
在这个“秩序”之下,我们才有了文明这一说法。
你可以说,人类现在所拥有的这些文明,都是人类创造的,
但我更倾向于,人类是物质世界的参与者,这一说法。
如果把这些当做一个生存类游戏,
现在NPC“秩序”告诉你了,40年之后,我们可以移民月球,
你现在该怎么办?
该如何在这个已知环境下良好的生存下来,
该如何在纷繁的物质世界中,找到自我,确定自我,定位自我,描绘自我,
进而,书写自己在“秩序”中的历史,
在“秩序”之下,为了自己的“自由意志”,而抗争。
就算这个世界是被”决定了“的,
我们依然有着选择被“决定”的权利。
选择如何去看待这个世界的权利,
在“秩序”之下,
用自己的长处去生存,
用自己的内心去选择。
在这个浩瀚的宇宙之中,是给自己一个“身份”,
还是和大多数一样,
成为大多数中的一员,
这完全取决于你自己,
也无所谓好坏。
自然界当中,石头就是石头,树木就是树木,
人的性格属性也是一样,
但成为什么样的石头,什么样的树木,
是另一件事。
最重要的是,找到属于自己的生存方式,
找到属于自己的选择。
活成自己,是最简单,也是最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