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万卷书还是行万里路

Aug 07, 2022 · 1819 words · 4 min ·   #Essay #Ramble

AI摘要

正在生成中……



又一次目的性阅读的开始#

最近正好给书单加了许多经济学方面原理的书,

开始系统的完善这方面的体系。

就顺便也更新更新对于读书自己的想法,

也正好看到了这个网文读了100多本书后,我学到的10件事-36氪 (36kr.com)

文中大标题可以做个引子:

以下是我从阅读中学到的 10 件事:

  1. 最畅销的书通常都是垃圾

  2. 多阅读基础类书籍(如:参考书目中经常提到的书籍)

  3. 好书通常会很难懂

  4. 首先想清楚自己想学什么,然后再找相关书籍

  5. 为未来做好准备,养成做笔记的习惯

  6. 书籍只能给你指路,不能保你成功

  7. 你读得越多,就越想读

  8. 采取行动,而不是读更多的书

  9. 你读得越多,就越想远离“白痴”

  10. 你和别人之间的智力差距会逐渐增大

读书籍是为了什么#

以前我可能会对自己说,读书是处于兴趣爱好,自然而然的就会读一些相关书籍,

然后处于学习吧。

现在更多的加入了这样一个想法:

读书一样可以了解到不同人的经历,以及他们对于他们经历的看法,

从中学习到他们对于具体现象、事件、历史的思考方式以及观点。

提供了一个可以体验其他人生的奇妙选择。

以史明鉴,读书明目,

更要感谢这些作者,愿意分享出他们人生的宝贵经验,

对于他们已经经历过的事情,可以以历史的角度,对照自己,

丰富阅历,提升思维,

真的是很棒的一种事情。

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你知道的越多,就越能意识到自己的无知。”

扩展解释一下,越是通晓万物,越会觉得自己的渺小,认识到人类本身的无知,

越是智慧的人,越会发觉自己的愚蠢之处,从这个角度去理解这句话吧。

每个人的人生只有一次,要面对无数未知的选择,

读书恰好可以丰富自己的参考,

对于有限的人生,扩展出其他经历的可能。

这里应该插入一段:读XXX,让我体会到了XXX的一大段排比句,

但是我读的太少,就不显摆了。

先行万里路还是先读万卷书?#

理论始终是要在实践中验证的,知行合一,

不做扩大解释,可以作为参考来回答这个问题。

许多时候,遇到头疼的,思维和实际上解决不了的问题,

我们自然会跟自己说,不妨看看别人是怎么做的。

朋友多的人在交际中,可以很自然的补充到这些,

经历多的人,本身自己就是一个故事了,也可以从自己与其他事物经历的交叉当中参考到许多,

对于我这个性格内向,比较宅的人,路走的少了,

就安慰自己,先多读读书吧。

理论上的经验主义,实践上的实用主义,

罗翔老师的弹幕现在一定是一排,折中说。

理论可以指导实践,实践可以反过来勘误理论,

如果让我说我的倾向性,我其实更倾向于实践多一些,

也就是行万里路多一些,因为自身实际参与到的事,

得到的体验会更直接一些。

但读书的优势在哪里:

文字可以给与更多的空间,

作者通过他的思维还有经历的总结,通过文字这种表达方式,

形成概念,逻辑,章节还有体系,

如果有一种机会能一直和他经历这些,一定会感受的更深,

但这些自己体会到的更实际的东西,和通过读书看到作者外化出的书籍,

对于自己的经历来说,是完全不一样的体悟方式。

正是因为你没法和他一起体验到他所说的这些,

才会更容易加入自己主观的思考,变成自己的经历,

这是读书的一大妙处,

也就是自己的空间。

说的更直白一些,

可能你和他一起经历了他所说的,会觉得,

那是他说的那样,跟自己经历之后的感受完全不同。

所以,行万里路,会更直接的把自己经历中的行为、记忆、第一时间的感受,

不自觉的内化成自己的经历,很多时候会跳过理性思考这个过程。

而读书,没有作为自己直接的经历,能在实践之前,

给与更客观的理性思考。

这个空间,对于我来说,挺奇妙。

然后要做的事,就更加的兴奋,

去验证,他到底说的是不是这么一回事,

去验证自己对于这些的看法,能不能达到预期的结果。

当这些思维,和行为统一起来,

我也就笼统的对自己说,我知行合一了。

我现在对登山这种运动,就因为这个开始有了浓烈的兴趣。

去在大自然当中,攀登自己,实在美妙。

所以,本来就不冲突的万里路和万卷书,

就惯着自己的性子去做吧,

在正确认知自身之后,有了相对客观的自我认知,

在这个前提下,去平衡自身的长处短处,平衡自身的阴暗面,

去接纳,接受自己之后,

再开始系统的与外界博弈,

这样更能保证自己主观想法对于外界的客观参考性,

这个过程对于现在的我来说,

我认为是逻辑自洽的。

也是动态的。

所以这一点也完全不绝对,

还是随着自己的性子最安逸了,

用朋友的话说,这叫朋克。

想通常要在做之前,

但做到,做到了,永远比想到更重要。

不是经常会听到这样一句话,

总是嘴上说想做的,要不就没开始,

要不就有些许理由,

但真正想做的,早就做了。

最后附上两篇文章

关于读书,你也许没想过的几个问题 (qq.com)

2022,一切都会好转 (qq.com)



See als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