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无效信息,和ya片没啥区别
Jul 19, 2022 · 1278 words · 3 min ·
AI摘要正在生成中……
无效信息太多了#
手机作为一种智能终端,已经成为信息传播的最广泛的途径。
信息的爆炸式增加,和生活垃圾一样,
信息的过滤筛选,变成一个问题,
催生一种需求,革新出一项技术,衍生出一个产业,进而助长了机器学习与算法。
而疫情又再一次加剧这些,疫情期间,刷刷短视频是最顺手的消遣。各大互联网巨头也都纷纷挤进这个赛道,都说抖音越来越像淘宝,淘宝越来越像抖音,这不,现在抖音也要出外卖了。
抢占了用户的注意力,有了用户粘度,然后通过算法推送更多用户”感兴趣的东西“。让他们做出更多同类型的消费。久而久之,你看到的东西反而会越来越单一,最后反而被算法培养了习惯。
各种你今天才看过的信息,
明天就会被各大平台相互推送类似的。
久而久之,你就习惯了,就看不到其他类型的信息,也不想去看了。
而这其中,50%以上都是无效的重复的信息。
可视化信息让我们越来越懒,越来越笨#
而这些越来越多通过算法推送给我们的信息,
或者是各大APP平台的热门信息,
这些扑面而来的大量同质化信息,
正在让我们,变得越来越不知道什么是,
独立思考和主动阅读。
慢慢的,玩手机,刷短视频这种成瘾性的打发时间,
让我们越来越懒,越来越不想思考。
想吃啥,打开外卖,它比你还着急的想告诉你,
想买啥,还没等你想好,购物APP的广告推送已经来了。
这些算法算出的铺面而来的信息,
让我们越来越懒得做出自主的选择。
短视频成瘾的机制其实和抽烟上瘾没有区别,
它也逐渐变成我们获取信息的最主要来源。
视频等可视化信息也替代者传统信息,
借助手机,这个终端,
占据着我们一天当中越来越多的时间。
而手机,在某种意义上已经是人的一种“器官”了,
丢掉手机,你会奇痒难忍,寸步难行。
我们都是“机器人”了。
rss信息聚合,重新找回主动#
信息的爆炸使得我们需要用算法去筛选节约时间,
但现在我们不能在算法发展的初级阶段就丢掉了
主动性。
这之间的平衡还是需要自身去维持: 自己开发自己的算法+自主的主观选择。 试想一下,各种底层算法被做成终端产品,类似芯片,可以插入其他终端。比如购物的时候,接入“我是大老板”模版,打开本地开关,再输入一些习惯参数作为界限,Tb就会强行先执行本地算法,进行推荐。
算法也应该形成类似接口和广告追踪一样,独立开放给个人用户主动选择,
并形成法律,因为这已经侵犯了个体的法益。
想不被算法牵着鼻子走,
关键在于自控力的培养,还有信息输入的自主性。
对于信息阅读,rss+newsletter,应该是对抗算法的一个不错的选择,
更是一种秩序,一种历史发展的趋势。
说不定5年之后就文艺复兴了,
rss这个小众的订阅信息的方式,
说不定会大火。
我最近在做这个实验:
每天输入与输出的比例,先用黄金比例试验一下,
输入定在一个半小时。
这已经比许多分分钟几千万上下的大佬少很多了。
用了rss聚合式的阅读,没有图片,没有广告,
没有算法推荐到最后剩下的那么几类, 也没有哪些杂七杂八的诱导奖励机制,让你一直想滑动看下一个。
多巴胺的刺激减少,纯粹的主动阅读比例增加。
剩下的只有标题, 好像更能选择第一眼看上去感兴趣的类别了。
这个星期实验下来, 结果也比较不错。
获取的信息多了很多,时间节约了更多。